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时的通州已经是前线了,后金军到处劫掠,杀人放火兼干车匪路霸,孙大学士路上就
干了好几仗,还死了五个人,到达通州的时候,只剩二十二个。 通州是有兵的,但不到一万人,且人心惶惶,总兵杨国栋本来打算跑路了,孙承宗把他
拉住,硬拽上城楼,巡视一周,说明白不走,才把大家稳住。 通州稳定后,作为内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,孙承宗开始协调各路军队,组织作战。 以级别而言,孙大学士是总指挥,但具体实施起来,却啥也不是。 且不说其他地区的勤王军,就连嫡系袁崇焕都不听招呼,孙承宗说,你别绕来绕去,在
通州布防,把人挡回去就是了,偏不听,协调来协调去,终于把皇太极协调到北京城下。 然后又是噼里啪啦一阵乱打,袁督师进牢房,皇太极也没真走,占着四座城池,随时准备再来。京城附近的二十多万明军,也是看着人多,压根没人出头,关宁铁骑也不可靠,祖
大寿都逃过一次了,难保他不逃第二次。 据说孙承宗是个水命,所以当救火队员实在再适合不过了。 他先找祖大寿。 祖大寿是个比较难缠的人,且向来嚣张跋扈,除了袁崇焕,谁的面子都不给。 但孙承宗是例外,用今天的话说,当年袁督师都是给他提包的,老领导的老领导,就是
领导的平方。 孙大学士说:袁督师已经进去了,你要继续为国效力。 祖大寿说,袁督师都进去了,我不知哪天也得进去,还效力个屁。
孙承宗说:就是因为袁督师进去了,你才别闹腾,赶紧给皇帝写检讨,就说你要立功,
为袁督师赎罪。
'1620' 祖大寿同意了,立即给皇帝写信。 这边糊弄完了,孙承宗马上再去找皇帝,说祖大寿已经认错了,希望能再有个机会,继
续为国效命。 话刚说完,祖大寿的信就到了,皇帝大人非常高兴,当即回复,祖大寿同志放心去干,对你的举动,本人完全支持。 虽然之前他也曾对袁崇焕说过这句话,但这次他做到了,两年后祖大寿在大凌河与皇太极作战,被人抓了,后来投降又放回来,崇祯问都没问,还接着用。如此铁杆,就是孙承宗
糊弄出来的。 孙承宗搞定了祖大寿,又去找马世龙。 马世龙也是辽东系将领,跟祖大寿关系很好,当时拿着袁崇焕的信去追祖大寿的,即是
此人。这人的性格跟祖大寿很类似,极其强横,唯一的不同是,他连袁崇焕的面子都不给,此前有个兵部侍郎刘之纶,带兵出去跟皇太极死磕,命令他带兵救援,结果直到刘侍郎战死,马世龙都没有来。
但是孙大学士仍然例外,什么关宁铁骑、关宁防线,还有这帮认人不认组织的武将,都是当年他弄出来的,能压得住阵的,也只有他。 但手下出去找了几天,都没找到这人,因为马世龙的部队在西边被后金军隔开,没消息。 但孙承宗是有办法的,他出了点钱,找了几个人当敢死队,拿着他的手书,直接冲过后金防线,找到了马世龙。 老领导就是老领导,看到孙承宗的信,马世龙当即表示,服从指挥,立即前来会师。 至此,孙承宗终于集结了辽东系昀强的两支军队,他的下一个目标是:击溃入侵者。 皇太极退出关外,并派重兵驻守遵化、永平四城,作为后金驻关内办事处,下次来抢东西也好有个照应。 这种未经许可的经营行为,自然是要禁止的,崇祯三年(1630)二月,孙承宗集结辽东军,发起进攻。 得知孙承宗进攻的消息时,皇太极并不在意,按年份算,这一年,孙承宗都六十八了,又精瘦,风吹都要摆几摆,看着且没几天蹦头了,实在不值得在意。
结果如下:
第一天,孙承宗进攻栾城,一天,打下来了。 第二天,进攻迁安,一天,打下来了。 第三天,皇太极坐不住了,他派出了援兵。 '1621' 带领援兵的,是皇太极的大哥,四大贝勒之一的阿敏。 阿敏是皇太极的大哥,在四大贝勒里,是很能打的。派他去,显示了皇太极对孙承宗的
重视,但我始终开疑,皇太极跟阿敏是有点矛盾的。 因为战斗结果实在是惨不忍睹。 阿敏带了五千多人到了遵化,正赶上孙承宗进攻,但他刚到,看了看阵势,就跑路了。 孙承宗并没有派兵攻城,他只是在城下,摆上了所有的大炮。 战斗过程十分无聊,孙承宗对炮兵的使用已经炉火纯青,几十炮打完,城墙就轰塌了,
阿敏还算机灵,早就跑到了昀后一个据点——永平。 如果就这么跑回去,实在太不像话,所以阿敏在永平城下摆出了阵势,要跟孙承宗决战。 决战的过程就不说了,直接说结果吧,因为从开战起,胜负已无悬念,孙承宗对战场的
操控,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,大炮轰完后,骑兵再去砍,真正实现了无缝对接。 阿敏久经沙场,但在孙老头面前,军事技术还是小学生水平,连一天都没撑住,白天开
打下午就跑了,死伤四千余人,连他自己都负了重伤,差点没能回去。 就这样,皇太极固守的关内四城全部失守,整个过程只用五天。 消息传到京城,崇祯激动了,他二话不说,立马跑到祖庙向先辈汇报,并认定,从今以
后,就靠孙承宗了。 事情就这样结束了,自崇祯二年十一月起,皇太极率军进入关内,威胁北京,沿途烧杀抢掠,所过之地实行屠城,尸横遍野,史称“己巳之变”。 在这场战争中,无辜百姓被杀戮,经济受到严重破坏,包括满桂在内的几位总兵阵亡,袁崇焕下狱,明朝元气大伤。 但一切已经过去,对于崇祯而言,明天比昨天更重要。
当然,在处理明天的问题前,必须先处理昨天的问题。 这个问题的名字叫做袁崇焕。 对话 怎么处理袁崇焕,这是个问题。 其实崇祯并不想杀袁崇焕。 十二月一日,逮捕袁崇焕的那天,崇祯给了个说法——解职听堪。 这四个字的意思是,先把职务免了,再看着办。 看着办,也就是说可以不办。 '1622' 事实上,当时帮袁崇焕说话的人很多,看情形关几天没准就放了,将来说不定还能复职。 但九个月后,崇祯改变了主意,他已下定决心,处死袁崇焕。 为什么? 对于这一变化,许多人的解释,都来源于一个故事。 故事是这样的: 崇祯二年(1629)十一月二十八日,在北京城外无计可施的皇太极,决定玩个阴招。 他派人找来了前几天抓住的两个太监,并把他们安排到了一个特定的营帐里,派专人看
守。 晚上,夜深人静之时,在太监的隔壁营帐,住进了两个人,这两个人用人类能够听见的声音(至少太监能听见),说了一个秘密。 秘密的内容是袁崇焕已经和皇太极达成了密约,过几天,皇太极攻击北京,就能直接进
城。 这两个太监不负众望,听见了这个秘密,第二天,皇太极又派人把他们给送了回去。 他们回去之后,就找到了相关部门,把这件事给说了,崇祯大怒,认定袁崇焕是个叛徒,
昀终把他给办了。 故事讲完了。 这是个相当智慧且相当胡扯的故事。 二十年前,我刚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,曾相信过这个故事,后来我长大了,就不信了。 但把话说绝了,似乎不太好,所以我更正一下:如果当事人全都是小学二年级水平,故
事里的诡计是可以成功的。 因为这个故事实在太过幼稚。 首先,你要明白,崇祯不是小学二年级学生,他是一个老练成熟的政治家,也是大明的
昀高领导。 三年前,满朝都是阉党,他啥都没说,只凭自己,就摆平了无法无天的魏忠贤;两年前,袁崇焕不经许可,干掉了毛文龙,他还是啥都没说。 明朝的言官很有职业道德,喜欢告状,自打袁崇焕上任,他的检举信就没停过,说得有鼻子有眼,某些问题可能还是真的,他仍然没说。 敌军兵临城下,大家都骂袁崇焕是叛徒,他脱掉自己的衣服,给袁崇焕披上,打死他都
明清文人那些事儿 天降萌妃:龙王 [网王]燕归 千月之魅 第二部 潇洒如风 (女尊) 帝王身边的100个女人:为女人翻案 绿萍重生 魔都降临 鬼生意之无常快递 清莲长卷 盗墓之王·大结局 漕运码头 无情的革命:资本主义的历史 吸血鬼侦探夜行录 调教三国 让青春飞扬 器官时代 拿破仑时代 神农镇里的惊天秘密:地下有耳 仓鼠劫:秦相李斯的黑白人生
中原武林大地北有天芳谱七朵名花,南有美人图十二美人!武林之中,侠女成风,我一出世,无一落空。皇帝本多情,情深意更浓,武林有南北,皇帝就是我。...
...
一个被部队开除军籍的特种兵回到了都市,看他如何在充满诱惑的都市里翻云覆雨...
前世黑莲花白蓁被人在车上动了手脚车祸去世,穿越成了合欢宗女修白千羽,开启了和前世开后宫没什么不同的修仙之路。这篇算是某某宗女修炼手札的同人,但是是否玩游戏对看文没啥影响,文不会收费,大家放心追,女主是自设的无心海王型号。挂是挂了修真的名头,其实本文没有着重写女主初期修炼,主要还是着重她成为女王之后的故事。全文分三部分,第一二部分女主一边双修一边把以前给她使绊子的人给除了,手段稍微有点粗暴残忍,结果奇奇怪怪自称系统的东西出现了,告诉她,她已成为了这条世界线的主人,同时她设计把自己也拱成了修真大陆的无冕之王。第三部分开幕,无冕之王并不是这么好当的,一边要均衡各大势力,挑对自己有用的掌握在手里,一边要处理情人们的修罗场。。。。偶尔,系统还会给她出难题,让她暴打外来入侵者。然而白蓁(千羽)对此表示,挺好玩的,再来点。本文可能微微有点女尊倾向,女主床上小淫娃,床下真女王,没心没肺,快乐加倍。有疑似正宫,但是基本不会出现1v1的情况,女主这么强,配一个男的太亏了(啥?)。预警,女主从目前的伦理道德来讲,确实是渣女,而且吸溜子也没想洗。...
作为普通人的许易穿越到神学院的世界,表示压力山大!然而许易意外激活身体里的无限系统,得而穿越各种不同的幻想世界,影视,动漫,小说一切应有尽有。许易面色淡漠,仰视苍天,忽然开口我要这天,再遮不住我眼。我要这地,再埋不了我心。要这众生,都明白我意。要那诸佛,全都烟消云散。苍天mdzz,老子招你惹你啦!...
我是空间的旅人,时间的行者我追逐真理,寻觅起源我行走诸天,求真万界我是传道者,亦是冒险家。另外,我真的很凶,超凶(看封面)!声明1本书尽量走合理认知世界的路线,有自己的观点设定,不喜勿扰!声明2本书中的内容并不真科学,并不全合理,因为没有实际基础,纯属作者菌的蘑菇想法,作者也写不出全无bug的小说。...